当前位置:九游会 » 结婚大全 » 古代结婚洞房花烛夜

古代结婚洞房花烛夜-九游会

发布时间: 2022-12-30 11:12:15

1、古代的新婚之夜叫花烛夜,花烛能吹灭吗,有什么说法

洞房花烛夜点燃的灯烛忌吹灭,要一夜长明。相传新婚夫妇谁要先把灯烛吹灭,谁就先死。所以二人谁也不吹灯。汉族有些地区还有“守花烛”的习俗。即新婚之夜,新郎新娘通宵不睡,看守着洞房花烛,不让其熄灭。俗有“左烛尽新郎先亡,右烛尽新娘先亡”的说法。故一烛灭时,随将另一烛也熄灭,取“同生死”之意。满族洞房花烛忌吹灭,要用扇扇灭,否则不吉利。 

洞房花烛夜,本来是新婚夫妇合床共眠的时刻。但中国有些民族却忌结婚日同房。像普米族、怒族、彝族、仫佬族、哈尼族、瑶族、白族、苗族等许多民族中都有此习俗。有的是结婚日禁忌夫妇同床,有的是结婚后三日内禁忌夫妇同床。还有的时间更长一些。其原由有的是要对歌,试试新郎的才华、情意;有的是要返回娘家也住三日,再返夫家;有的则是长期不落夫家的习俗所造成的。社会舆论把不落夫家,过着自由性生活的新娘视为强者,新娘一旦有了孩子就不能不长住夫家了。所以才有了新娘初次到夫家(结婚日)不同床的禁忌习俗(参见本书“婚后禁忌”一节)。 

洞房新婚,忌新娘非处女。据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说:“中国人对于处女的要求,自宋以后,实在是日甚一日,因为男性对于这事看得太重的原故,女性亦认此事为当然,甚至把全个贞节问题,都放在这一点上了。清代就有结婚后新郎谓新妇不是处女而毁婚的。北方最显,南方虽然没有这种风俗,但丈夫在结婚时若觉新妇的处女膜已破(惟一的标准),便要说她不贞,至少在心理上会发生莫大的隔膜。这样的怪癖,是一直到现在都存在的——一直到现在都存在的!”陈东原先生所谈到的情况的确如此,洞房验贞的习俗,旧时在中国颇为普遍。据《清稗类抄》中所提及的“粤中婚嫁”,也明白地记载着这一习俗禁忌的详情。该文说:“(粤人)成婚之夕,喜娘为新郎脱靴,即授一白巾,备交合后拭秽之用也。如有新红,即为完璧,可吃烧猪。”“新妇入门,直入洞房,新郎即与新妇登床而寝,室门亦砰然而阖,新郎之父母宗族戚属皆静待于房外。少焉,室门辟,新郎手捧朱盘、盘置喜娘所授之白巾,盖以红帕,曰喜帕者是也。在门外者见新郎手持喜帕而出,而父母戚属皆大喜,贺客至是始向新郎道贺。其未见喜帕之先,例不道贺,盖恐新妇不贞,则不以为喜而转以为辱也”。“三朝回门,即以烧猪送母家。富贵之家规用烧猪数十头焉。故嫁女者恒惴惴于心,惟恐烧猪不至。如待之不来,则家人对坐愁叹,引为大辱。既至,则举家相庆,且迎烧猪于门,以为吾家某姑,果能不辱门户也。于是重犒来使,即以烧猪分馈戚友,媵以红色馒首若干枚,所谓麻蛋者是也”。可见当时洞房验贞的习俗已经成为一种当场验明并有众人在一旁作证的赤裸裸的人身检验了。可悲的是新郎不以为是对自己的情感的亵渎,新娘也不觉得是对自己的人格的。这一切都是愚昧落后的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了人们的心理的结果。

2、请问,洞房花烛夜,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吧。谢谢!

同房花烛夜就是结婚洞房的晚上。

洞房:新婚夫妇的房间。花烛:旧式新婚之夜,洞房里点花烛,上面多用龙凤图案等做装饰。

洞房花烛一词出处是北周·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意思是:新婚夫妇的房间里点上花烛,两个人轻快地跳着舞。形容新婚的晚上。

相传,远古时期,陶唐氏尧称王不久。非常关心放牧人的生活。有一天他亲临牧区问苦,忽然传来一般幽香,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尧王惊呆了,问牧民才知是鹿仙女,从此尧王食不甘味,一心惦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

尧王带领四个大臣访仙于晋南“仙洞沟”,久觅不得。忽见一俏丽梅花鹿悠然从姑射仙洞走来,尧王知是仙女,便迎了上前去,正要接见时,一条大蟒突然窜出,直逼尧王,尧王措手不及。只见鹿仙女己近跟前,用手一指,大蟒顿时颤抖不己,仓惶而逃。

尧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丽动人,两人一见钟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话佳缘从此喜结成了。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到了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突燃于洞顶,耀眼夺目,光彩照人。

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的习俗了。

(2)古代结婚洞房花烛夜扩展资料:

在古代,结婚用的婚房不叫“洞房”,而称“青庐”。

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曹操与袁绍年轻的时候,非常要好,经常出去“侠游”,这样就免不了做一些恶作剧的事情,有时还会偷鸡摸狗。

有一天他俩见一对新人结婚,便偷偷地溜进人家的院子,看到新娘貌美,就冒出了个坏主意。突然大喊“抓贼”,把“青庐”里的人都引了出来,混乱之中把新娘劫走了。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

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

3、古代人怎样洞房花烛夜

根据民族、地方、风俗一般入洞房要先掀开红盖头,行合卺礼,圆房。当然,行合卺礼后,就是喝了交杯酒后,下面该干什么?结过婚的人都应该知道了--上床。 所谓的“合卺礼”,就是民间所谓的“喝交杯酒”。“同牢”,就是夫妻两人一起食用弄熟的牺畜内,如一头小猪;“合卺”,本意是把破开的瓠合为一体,古时多用之盛酒。把帝、后各自瓠内的酒掺和到一起,共饮,即是“合卺”。这种交杯酒可不是现代婚礼上互饮对方的羽觞,而是各自喝掺到一起的酒,现在的喝交杯酒形式应该是闹新房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婚姻一般是由父母做主,一般结婚时候可能连对方的模样,名字,性格可能一无所知,可能要先了解一番。不过粗人可能等云雨之后再谈这些吧像纳妾和强取民女有的被绑在床上也有可能

4、新婚之夜又叫“洞房花烛夜“,有何典故?出自哪里?

传说上古时期,尧与鹿仙女结成了一段姻缘,在姑射山仙洞中举办了婚礼。之后人们看到了一段奇景,有一簇神火在山洞中无物自然并且随风摇摆,看起来是流光溢彩的。而洞外是白鸟和鸣、野鹿奉上的鲜花,一片祥和的景象,人们就将结婚的房子叫做洞房,将新婚之夜称为洞房花烛夜。这只是一个传说,在一些典籍中有记载,可能准确也可能是人们幻想而来的。而第二个传说就比较的真实,一美貌姑娘被官员献给了秦始皇,但其性格比较倔强,就逃跑了,在路上遇到了一书生。这个书生非常厌恶秦始皇,两个人就开始倾吐各自的遭遇,也生了爱慕之情,在华山的一山洞中结为了夫妇,并且在洞穴中居住。

如果听到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这样的话语,就会明白有一对新人喜结连理了之后也会一直生活在一起,这是一段姻缘的美好开始。进入洞房之后,我们就将新婚之夜称之为洞房花烛夜,小编在前面已经介绍了两个传说。第1种可能不可考究,第2种就有了一定的依据,讲的是三圣母与一民间男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人们非常佩服两个人不畏强权的精神,就越传越广。在这个传说之后,人们就把新婚称作敦煌,再加上里面点上了花烛,就变成了洞房花烛夜。

现在人们结婚的时候是不会这么繁琐的,并且大部分人比较喜欢西方的结婚仪式,可能会有教堂以及牧师。如果没有的话,就会请一个司仪,在酒店中举办婚礼仪式。可能会在房间里面点红蜡烛,但也可能不会因为现在灯火通明,根本不需要点烛火。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比较老的习俗也在慢慢的流逝。如果有一些人仍然会谨记,可能会按照古制举办结婚仪式,也会穿着红色的喜服,然后点起红蜡烛。

古代距离至今已经非常久了,很多事情考究起来比较的难,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一些典籍。

5、洞房花烛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洞房花烛在古代的意思

1、洞房花烛在古代指的是新婚、结婚的意思。在古代被誉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2、相传,远古时期,陶唐氏尧称王不久。非常关心放牧人的生活。有一天他亲临牧区问苦,忽然传来一股幽香,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尧王惊呆了,问牧民才知是鹿仙女,从此尧王食不甘味,一心惦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

3、尧王带领四个大臣访仙于晋南“仙洞沟”,久觅不得。忽见一俏丽梅花鹿悠然从姑射仙洞走来,尧王知是仙女,便迎了上前去,正要接见时,一条大蟒突然窜出,直逼尧王,尧王措手不及。只见鹿仙女己近跟前,用手一指,大蟒顿时颤抖不己,仓惶而逃。

4、尧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丽动人,两人一见钟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话佳缘从此喜结成了。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到了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突然于洞顶,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的习俗了。

6、为何古人总用洞房花烛来形容婚礼的景象呢?

古代流传着这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其实指的就是新婚之夜。那么,为什么要用洞房花烛夜来形容婚礼的景象呢?这还得从一个古老传说说起。



帝尧与鹿仙女一件钟情,帝尧苦苦追寻终抱得美人归。相传,帝尧有一次去慰问牧民。路途中,他偶然看到了鹿仙女,这一看,帝尧便动了真情。回来之后,帝尧十分思念鹿仙女,茶饭不思。于是,他决心找到鹿仙女。有一次,他去找鹿仙女的路上,被一条大蟒蛇拦了路。正在危急关头,鹿仙女及时出现,救了帝尧。在与帝尧短暂的相处之后,鹿仙女也芳心暗许,然后两人就顺理成章地结婚了。帝尧就近在鹿仙女的射仙洞结婚,在他们傍晚结合之时,射仙洞发出了一道光芒。从此以后,人世间就把新人的新房唤为“洞房”,晚上,人们需要点蜡烛照明。这样,洞房花烛就成为了新婚之夜的代名词。


我国周朝就有了婚礼,但是一直到了中唐才有“洞房”之说。人们的婚礼最初比较简单,没有欢庆、宴请宾客的规定,只是新人要在黄昏的时候行礼,随着时代的发展才有了各种婚礼仪式。在中唐以前,也并没有洞房的说法。到了中唐以后,人们开始用洞房来指代婚礼,从此“洞房花烛”成为了形容婚礼的景象。



帝尧和鹿仙女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上古时期,而人们把“洞房花烛”形容婚礼的说法到了中唐的时候才盛行,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际上帝尧的故事可能并不真实。只是人们对于各种习俗总是喜欢用各种传说来解释,因而才有了帝尧和鹿仙女的爱情美谈。

7、古代的新娘在洞房花烛夜时,为啥要穿“开裆裤”?

在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女性完全没有人权和自由可言,女性的说话穿着都有着严格规定。一旦违背伦理道德,那么女性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古代女性每天基本上都是包着严严实实,稍微露的多一点就会被人议论纷纷,说三道四。但是有一点却非常例外,那就是古代女性有时会穿开裆裤。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古代“开裆裤”的一些事情。



对于古代的女人来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嫁到一个好人家,相夫教子。

不过古时候可不讲什么自由恋爱,婚姻都是有父母包办的。很多男女在结婚之前,甚至连面都见不上。当时的习惯是:当男方父母看上哪家的姑娘,便会托人上门提亲。

女方如果也觉得门当户对的话,也会答应的。之后男方便会向女方家里送去聘礼,两家选择良辰吉日之后便会成亲。当女方嫁过门来时,还会带着一些嫁妆

说到嫁妆自然就是富贵人家给的多,贫穷人家给的少。但是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在嫁妆里都会带着一件特殊的东西,那就是开裆裤。

古代女子在出嫁之前,父母给女儿的嫁妆开裆裤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在结婚的时候,还要穿上开裆裤。

很多读者可能会说,开裆裤不是小朋友穿的吗?为何结婚还会穿开裆裤呢?

其实,开裆裤这件东西并不是给将来的孩子准备的,而是主要给女方穿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开裆裤的来源。

开裆裤其实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有了关于裤子的记载。

相信大家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都知道,女人是不穿裤子的,只穿裙子之类的,在当时的人们也是只穿裙子或“裳”,后来在冷天腿部受冻,于是就在腿上套个套筒,这就是早期的裤子。

这种套筒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护膝,但是更长,可以把整条腿裹住。再往后发展就把两条腿上的套筒缝到了一起,但是裆部还是分开的。像汉朝的宫女就是这样穿的,而这种服装渐渐流向了民间。

那时的裤字写作袴,裤子只有两个裤腿,裆是不缝合在一起,就跟裤裙有点像,在广义上来说就是开裆裤。



后来即使出现了裤子,但是这种开裆裤却并没有消失。一种是做给了小孩子穿,还有另一用途就是作为了新娘的嫁妆。

出现在女子的陪嫁里的开裆裤,新娘在新婚当天要穿上。

在古代,男女结婚都是父母包办的。到洞房花烛夜时,男女双方连面都没有见过的,所以两个不认识的人结为了夫妻,在做一些人伦大事,肯定会有些尴尬、害羞或者障碍。

在这个时候,开裆裤就起到了作用,穿上开裆裤就可以好好的聊聊人生,然后做该做的事,这样就避免了难为情!



因此,开裆裤这一特殊的嫁妆在古代新婚洞房花烛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女性开裆裤在逐渐被弃用,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现在也只有小婴儿才会穿开裆裤。

8、古代洞房到底有哪些习俗?

古代洞房到底有哪些习俗呢,探秘历史上洞房花烛夜的不同习俗。版在古代人们通常把权新人结婚的第一夜称之为洞房花烛夜,著名的诗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说的就是这洞房花烛夜。还有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

在西汉的时候规定“嫁娶之夕,男女无别。”意思就是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男女都别太拘束,发挥出天性就好,而且可以抛开各种礼节,只为有个好结果。

而且普遍的人家都会在新房内布置一盏长明灯,以求绵绵瓜瓞,而且在安徽一代新娘进洞房前必须洗漱干净坐在窗前等待自己的夫君归来,闭眼垂头,任夫君玩弄。

不知怎么的后来就慢慢地演变出了各种闹洞房的习俗,而个个地方的都大不一样,不过都是玩弄新人罢了,而且笔者以为这样很不好,已经完全超出了闹洞房的界限了。

9、古代洞房花烛夜男女通常做些什么

古代婚礼入洞房后,有一系列的仪俗。诸如:坐帐,亦称“坐福”,即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边,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女人一头。撒帐,这项仪俗是指亲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后,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怀中,撒向合欢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撒帐的仪俗始于汉代。一般所撒物品是常见的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着生”。还有同牢合卺的仪俗。“同牢”指新人入洞房以后一起吃一牲牢;一起喝酒则叫“合卺”(卺是由同一个瓜、瓠等分剖两半儿做成的瓢)。同牢、合卺在后世已发展为吃团圆饭、喝交杯酒。交杯酒也叫交心酒、合欢酒、合婚酒、卯颜酒等。和古礼的合卺一样,喝交杯酒标志着男女完婚,有祝福新人和美的意义,方式是用红绳系住两只杯子的杯柄,夫妇一起举杯饮酒;有的是同时喝掉一半,然后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与古代合卺同出一辙的是喝和合茶。喝茶时,要求新郎新娘共坐一条凳子,新郎把左脚放在新娘右腿上,新娘同样,新郎左手与新娘右手相互放在肩上,双方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正方形,放一只茶杯喝茶。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同吃一份牲牢。牲牢本来多是用于祭祀的,指整牛、猪、羊。古时同牢在新房进行,新郎脸向东,新娘面向西,一起吃牲牢,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之人。后世团圆饭和同牢仪俗基本相同。与同牢、合卺同样表示成婚的还有“结发”(一称合髻)。结发本来指束发,后来把元配夫妻称作结发夫妻。结发本来不是婚礼的仪俗,后来演化出婚礼结发的仪注,即将新婚夫妻的头发象征性地结扎一下,也有新郎新娘分别剪一绺头发用彩线扎在一起作信物的。

10、洞房花烛夜的古代夫妻,往往会做哪些趣事呢?

从小到老我们要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就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结婚。在结婚的晚上都有一个风俗,那就是闹洞房。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结婚当晚会叫闹洞房,闹洞房时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今天就来仔细探究一下。

闹洞房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当时尧才称王,为了深入了解百姓的日常生活,尧决定亲自去看看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尧到百姓生活的地方,就看见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尧就到处打听这个女子,早早的把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抛到脑后了。百姓告诉尧这个女子叫仙鹿,于是尧就派人寻找这个女子。



但是怎么找也找不到这个女子,直到尧带着大臣去仙洞沟里寻找,才找到这个女子,尧在仙鹿表明自己的来意时,忽然有一头蟒蛇往尧的身边爬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仙鹿击退了蟒蛇,就这样两个人便爱上了对方。之后两个人便在洞里结婚,在结婚时发生与以往不同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好像是在庆祝两个人的婚事,以后便有了闹洞房的说法。

古代男子享有现代男子梦寐以求的制度,那就是可以娶三妻四妾。男子的妻子又分为正妻、偏妻、下妻,偏妻和下妻可以统称为妾,而且正妻和妾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古代男子娶正妻时需要名门正娶,更要严格遵守传统习俗的规定,娶妾时只需要用一个轿子从侧门偷偷的迎娶进门就可以了。也没有所谓的新婚之夜,一般都是洗洗就睡觉了。所以,只有正妻才有闹洞房之说。



一般在闹洞房之前夫妻双方需要拜堂。我们在一些电视剧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拜堂之后就要让夫妻双方进入新房,然后进入让人心血彭拜的闹洞房。古代的闹洞房需要完全遵循传统习俗,而我们现在的闹洞房,逐渐发展成一些心怀不轨之人,趁机占便宜的时间,真的让人感到羞耻。

古代闹洞房的过程十分有意思,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或者是夫妻二人的父母,都可以到新房中祝福俩人。这个过程是夫妻俩人相互熟悉的过程,同时又为下面的美好时光做好了铺垫。



在闹完洞房之后,还不能行周公之礼,因为夫妻双方还需要用苦葫芦喝交杯酒,夫妻双方还要各剪掉一卷头发系在一起,这个做法寓意着百年好合、白头到老。虽然这些过程看起来非常复杂,对新婚夫妻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夫妻双方会更加了解对方,感情也会进一步升温。

古代人也会充满好奇心,在闹洞房之后,一些好奇心者重的人会偷偷的躲在窗户下,方便自己偷听房中发生的趣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根据史料记载,袁魁和自己结婚时,窗外偷听者,偷听到的居然是两个人在讨论国家大事,这让偷听者不由的赞叹不已。



古代对女性的条条框框特别多。比如:规定女性除了可以接触自己家族的男性外,别的男性都不允许接触。所以古代的女性都是不允许踏出家门的,即使两个人结婚,但是两个人结婚之前见面的次数甚少。在这种大环境下,就导致古代男女对男女之事知道的甚少。作为父母也不好意思亲自开口对自己女儿讲。所以在自己女儿结婚时,就会准备铁盒子,里面放着洞房的步骤,方便男女进行学习。



古代男子对女子的贞洁十分看重,因为这不仅关乎着女性的清白,还关乎着男方、女方的家庭地位。为了检验女子的贞洁,往往会在新娘的床上准备白色的床单,如果床单上有落红,就证明女子是清白之身,如果床单上没有落红,就证明此女子不是清白之身。在结婚的第二天,有的地方还会把女子落红情况,送给新娘的娘家人,这个做法的含义不言而喻。

古代女子在新婚之夜女子还被要求在脚腕处带上铃铛,目的是防止房间里的声音被窗外的偷听者听到,同时也告诉窗外的偷听者,我们已经洞房了,自己该干什么事情,就不要在窗外偷听了。但是,偷听者不仅不听劝诫,反而更加认真的偷听房间里的动静。



古代人对自己的新婚之夜十分重视,虽然在结婚的步骤新婚非常多,但是却是非常有趣的,反观我们现在结婚一般都是走过仪式,就洗洗睡觉了。还是古代人对新婚之夜看重,各位觉得呢?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