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结婚大全 » 结婚用的碗

结婚用的碗-九游会

发布时间: 2022-12-27 05:56:52

1、新娘准备陪送的四个小碗怎么用?

看你们当地有什么习俗,问问家里的长辈。如果不讲究的话,四个小碗当家里饭碗用。

2、婚礼中给父母敬茶用什么碗有讲究吗

对碗和对杯是中国传统婚礼中必须有的东西,属於新娘陪嫁中的物品。一般要用银底座,用来压床的。寓意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吉祥寓意。

对碗在婚礼当天用於吃甜羹用。在很多地区,对碗是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长辈特意烧给新人吃红枣.桂圆.莲心等甜点的用的,让新郎新娘吃後,能够甜甜蜜蜜,白头偕老,早生贵子,此间寄托长辈的关怀和美好愿望。是结婚、送礼、自用的最优选择。

结婚为什麼需要对碗和对杯呢?

对碗的用途——婚礼当天都要喝甜汤的,当天的一碗甜汤,意味著新人以後的生活就犹如这碗甜汤,喝了这甜汤的人都觉得那样幸福,永远甜蜜……一般甜汤的材料是: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藕粉、银耳、冰糖

对杯的用途——结婚当天需要给父母长辈敬茶用的,所以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哦!

子孙对杯 - 来由及演变 


子孙对杯,俗称敬茶杯。顾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多喜庆的吉祥物。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要向父母献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小辈对长辈的的感激和尊重!不过过去除了给父母敬茶外还要给其他亲友敬茶的,因此,新娘嫁妆中除了给男方家敬茶用的子孙杯外,还要准备个陪嫁茶罐。

如今,敬茶以演变成一种新人改口叫父母的仪式,新娘已不需要给左邻右舍敬茶,因此嫁妆中也不需要特地陪嫁一个茶罐了。那么,敬茶用的子孙杯则成为了必备品,一般都选用比较祥瑞喜庆的龙凤杯。

子孙对杯 - 购买需知 


一般女方家购买子孙对杯时要购买两对,一对供新郎迎娶时敬茶用,一对则作为女儿的嫁妆,放入陪嫁箱,供女儿入婆后给公婆敬茶用。

子孙对杯 - 使用方法 


通常由伴娘或者伴郎手持托盘,将盛着茶水的子孙对杯放于托盘上,递给新人,新人从托盘中端出茶杯递给对方的父母,边递边说“爸爸,请喝茶”“妈妈,请喝茶”。这样便完成了敬茶和改口的礼数。

3、结婚红色的碗搬家可以扔吗?

我建议你不要扔一个碗也不占地方再说啦这也是个纪念除非碗坏了不能用了再扔吧现在不要扔做个永久的纪念

4、传统结婚晏吃的为何是九大碗

九斗碗,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同时,“斗”在四川方言里,意指大的容器,用九斗碗来称此场面,也是赞其菜多量足的意思。 成都平原农村的地区风俗,凡是哪家结婚、生子、建房等等,都要请亲朋好来相聚,大吃一番,俗称吃九斗碗。这一名词的起源,是因为成都地区在民国时期流行用大碗来喝酒。称之为“九斗碗”,是因为一般每席有九碗菜。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民间视“九”为吉数,有“九九长寿”、“九子登科”、“天长地久(九)”等说法。这样的宴席,“九大碗”是起码的标准。当然,也有贫穷人家放七碗或有钱人家放十一碗的。 历史 “九斗碗”可以是七碗可以是十一碗,但决不能放八碗或十碗。这是为什么呢?在川西坝子上,喂猪的猪槽一般都是用石头做的,民间相沿,把“吃十(石)碗的”作为骂人是猪的隐语,所以不能用十碗菜来招待客人。而桌上的菜不能摆八碗,则是因为开席的时候一般会有叫花子(乞丐)会前来贺喜或哭丧。他们往往还打着莲花闹,走到哪唱到哪,见到什么唱什么。由于不管是红喜还是白喜,主人家都信奉“客走旺家门”的道理,对于前来捧场的乞丐,都要热情招待。只不过他们吃的不是其它客人的几样菜,而是一人一碗盖浇饭。这样一来,一张八仙桌,一面坐两人,刚好是八碗饭,所以川西民间就把放八碗饭的称做“叫花子席”。因此,八与十这两个数,是办席必须忌讳的。 “九斗碗”是客家人传统敬归客佳肴,因其多摆席于农家院坝头,又称“坝坝宴”。坝坝宴最能体现出成都人的吃相。但要吃出味道,吃出氛围,在形式和内容上肯定都是大有考究的。在形式上,食客要多多益善,吃饭如同打一场歼灭战,声势要大大的,兵员要旺旺的,动作要猛猛的。 九斗碗场面每逢新春佳节或有红白喜事,在川西农村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幅景象:数十上百人聚在一处,在一阵鞭炮响后,于漫天青烟中按男女的区别,辈分的高低,分散坐于一张张八仙桌旁,伸箸畅食,举杯畅饮。不远的地方,随地而挖的土灶上叠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藤,简易的案板上堆满菜肴、餐具。腰拴一截油迹斑斑围裙的厨师飞快的挥舞手中的锅铲或菜刀,一碗碗菜流水一样的端上桌子,主人家不停的招呼客人说人手少,菜不好,大家多多原谅…… 这就是川西坝子农村吃“九斗碗”的热闹场面。“斗”在四川方言里,意指大的容器,用九斗碗来称此场面,也是赞其菜多量足的意思。因为这种筵席的内容蒸菜及腌腊较多(都是肉类),行话叫做“三蒸九扣”(锅蒸、笼蒸、碗蒸),故民间又将专做“九斗碗”筵席的乡村厨师唤做“油厨子”。九斗碗内容九斗碗的内容,一般就是农家将现成的鸡、鸭、鱼、肉、蛋,加上时令蔬菜,做成四川的家常菜肴。如芙蓉蛋、清蒸鸡鸭、蒸杂脍、甜烧白、咸烧白、粉蒸肉、蒸肘子、宫保鸡丁、韭黄肉丝、鱼香肉片、白油肝片、椒麻鸡块、火爆双脆、糖醋里脊、白汁三鲜、酱烧肘子、姜汁热窝鸡、粉蒸鸭条等,都是“九斗碗”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菜肴。当然了,农家自产的香肠、腊肉、酱肉,更是少不了的。至今成都附近的双流县还流传着这样一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饷午,九碗摆的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猪油焖豆腐,四碗鲤鱼燕窝焯。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子有块数,八碗肥肉啪噜噜。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宜宾九斗碗历史 清代、民国时期以来,宜宾民间凡遇婚嫁丧寿或贺开业、请“满月”等等。传统席面多为备办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有说此种“九碗”待客之俗即源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流行在宜宾民间的此种“席口”,具有川菜五大流派中“大河帮”特色,其辣味略逊于“重庆帮”;咸味稍浓于“成都帮”;既不似遂宁、三台、南充、广安等地“小河帮”的以“油炸”为重点;更不像为满足“盐巴公爷”和“糖坊老板”口味的“自内帮”以“怪菜”取胜;九个碗几乎全部都姓“猪”,而配以就以取材的笋片、品芋、脚板苕(亦称“淮山”、火苕)之类。在旧时,物资不丰,多数平头百姓以能请吃“九大碗”作为最好的口福。因此之故,至今宜宾民间仍以“吃九大碗”作为宴客的代称。虽然如今的菜式在宴客时多以一二十式为常见,但宜宾人却依然以“模糊数字”和“朦胧诗”的风趣喊成是:那几爷子又在吃“九大碗”。 结构 宜宾民间宴客之“九大碗”的结构,大体是:以蒸头碗(一般有攒丝头碗、酥肉丸子头碗、杂抖头碗)、肉扣(烧白)、杂扣(粉蒸肉)为主菜;另配猪之肚杂及上述四菜之边角余料,拌以笋、芋、苕或海带、粉条等烧、炒、熘、煸而为五碗,即凑成“九大碗”。若全为猪肉加羊肉(旧时牛肉不上席)而无鸡、鸭则又称“大水席”。农家贫困者常减去最后上席的红烧肉而以头蹄下水(肚杂)为主,则又叫“水八碗”。

5、红喜事上的十大碗是哪些?

红喜事十大碗的风俗以南方最为常见,是很多省市结婚、生子、升迁等喜事宴席上的十道菜,不同的省市风俗有所不同,但基本大同小异。十大碗包含了各种肉、蛋、菜、海鲜等等,通过蒸、煮、炸、炒等烹饪手法制作完成。并且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讲究,包含着不同的寓意。

第一碗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海参,海参的做法很多,由于它固有腥味,所以会配以味道鲜美的酱汁来吃,可以遮盖住它的腥味,提高口感。

第二碗是动物的肉,有羊肉、鸡肉等等,做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但羊肉基本还是以烤着吃为主,毕竟其他的做法都不能吃出羊肉的鲜美。对于禽类的,基本都是整只卤着吃。

第三碗则是用各种米做成的八宝饭,预示着五谷丰登。

第四碗是炒肉丝,炒肉丝的方式有很多,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会做成不同的菜肴。

第五碗是扣肉,扣肉一般是猪肉做成的,如果是有宗教信仰的地球可能会换成其他的肉,再佐以梅菜调味,香味扑鼻、清甜可口。

第六碗是鱼,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鱼的品种,也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鱼烤着好吃,有的鱼蒸的好吃。

第七碗是羊杂类的五脏,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欢吃这道菜,觉得越品越有味道。

第八碗是大虾,有的地区会把大虾做成两吃,虾身煮着吃,虾头炸着吃。

第九碗是大肠,由于大肠的特殊性,如果做不好的话味道会比较重,所以对于大肠的烹饪对厨艺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第十碗是汤类的,毕竟一桌美味佳肴少不了一道汤。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