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变乱伟婶陈芳-九游会
1、找陈芳的介绍
新华社国内部主任记者。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新闻名专栏"新华视点"专职记者。外表虽难脱柔弱,但理想追求坚韧。法律与新闻的学习,使她的作品将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是一位出色的调查研究型记者。
大学毕业踏入新华社的大门,先在国内部做过几年内参编辑,后到"新华视点"定型做了5年调查型记者。长期执著于社会公共利益与民生研究,尤其在土地、"三农"问题、经济热点问题报道见长。
陈芳始终抓住广大农民和普通百姓反映强烈的重大疑难问题,长期深入基层和农村调研,尤其是关于土地、房地产问题等方面的调查报道,对中央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品曾三获中国新闻奖,全国环境好新闻一等奖,新华社社级好新闻11篇;个人获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嘉奖,"国内部部主任金奖"等,"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希森•中国新闻周刊"三农报道奖。连续四年获得首都女记协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著有报告文学《中国教育遭遇"奥数旋风"》《中国城市房价为何"高烧难退"?》等。
2、不光娶了夏威夷公主,还怒买了辱华酒店的中国富商是谁?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商人。有功成名就之后退居江湖,泛舟西湖的范蠡范财神。有富可敌国,传说诸多,资助朱元璋修建了金陵城的聚宝盆沈万三。也有红极一时,与洋人斗智斗勇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无论他们有多少财富,拥有过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但和这位商人比,都没有他传奇。他不但娶了一个外国公主做小妾,而且还是一个很爱国、很有气节的民族商人。
晚清时期,大清王朝昏庸无道,丧失民心。不但各国列强虎视眈眈,国内也是一片混乱。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可谓是风云变幻,忽明忽暗,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百姓麻木,朝廷无能。在这种大变革时期,也涌现了一批能人志士。所谓乱世出奇才,就是这个道理。其中出生于珠海的陈芳,就缔造了一个传奇。少年时的陈芳,英姿飒爽,豪情万里。他和其他读书人一样,梦想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后的陈芳心情十分压抑,决定去外面闯一闯,他选择的第一站是澳门。
作为一个书房里跑出来的年轻小伙子,当他第一次看到冒着浓烟的钢铁巨轮之后,他产生了对轮船的极大兴趣。他告知自己的伯父,自己很想有一天去老外的轮船上谋取一份差事。久居澳门的伯父凝视了陈芳良久以后,很严肃的告诉他,想到船上做事没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是绝对行不通的。对于一个熟读四经五书的私塾小子,英语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他毅然选择了学习英语。凭借他灵活的大脑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很快掌握了这门国际语言。这为他今后在国际上的经商之路,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在二十四岁这年,陈芳随伯父漂洋过海来到了夏威夷王国。在如今的檀香山地区,陈芳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是从学徒做起。当时伯父已经借道回国,而怀揣着梦想的他毅然决定留了下来,不在此混出个人样绝不回国。
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陈芳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之路。由于美国当时南北文化的差异,对奴隶制度是否还继续存在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最后爆发了美国史上著名的南北战争。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一场灾难,能逃离的早就逃离了。而具有极高商业天赋的陈芳却看到了机会。他利用夏威夷丰富的甘蔗资源和战争期间急剧增长的蔗糖供应,以糖品供应商的身份大赚特赚了一批。他打破了一个记录,成了华侨第一位百万富翁。这位商业王子一时间名声大噪,被业界树立了各种头衔,也为他带来的滚滚生意。
当时华侨在美国地位十分低下,不是做矿工就修铁路,在美国上层眼里,华人就是猪猡。这位曾经在大清国中过秀才的陈芳,儒雅而又低调。因为他精通英文,又有着华侨第一富商的身份,大家都推举他做商会会长。很有政治眼光的陈芳,为了能够提高华人在美国的政治地位,不惜出巨资为夏威夷国王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舞会,从此他迈入了那个地区的上流社会。不但如此,凭借着俊美的长相,能言善辩的口才和惊人的社会地位,他还赢得了夏威夷公主茱莉娅的芳心。这位公主不忌陈芳有妻的事实,情愿以妾的身份嫁给了这位华侨巨商。这事在当时的海外华人圈子里引起了海啸似的议论,真是为国争光,华人的骄傲。
近代被砸一座
不但如此,陈芳还是一位很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大丈夫。当他有一次经过一家酒店,看到酒店外面悬挂着一个牌子,用极其诋毁的语言书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气愤的陈芳没有像李小龙那样飞脚踢烂那个牌子,打伤门卫,随后逃之夭夭。他的做法是,直接找到了这座酒店的老板,用高价的方式买下了这家酒店。将那块对于华人来说极具耻辱性的牌子正大光明地摘了下来,把酒店名字也改成了具有中华色彩的书法匾额式。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慈善家。
3、第一位华侨百万富翁是谁
陈芳(珠海人)—第一位华侨百万富翁
陈芳,字国芬,1825-1906,珠海市前山镇梅溪村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离家到香港、澳门等地学习经商,1849年,24岁的陈芳随叔父到檀香山经商,从商店学徒开始,后自立门户,经营甘蔗种植和制糖业,而成为华侨第一位百万富翁,被誉为“商界王子”。1857年,娶夏威夷国王之妹为妻,被选举担任夏威夷国会议员,1881年,被清政府光绪皇帝钦命为中国驻檀香山总领事。1890年变卖60万美元之家产归国,在澳门兴办酒店,美殖荷兰牛。在家乡建造房屋 时,花费巨资整理村容。清光绪帝曾赐其“乐善好施”旌碑。1906年,逝于澳门,葬于故乡梅溪村。
当他24岁那年离开香山(今中山市)的小渔村时,大概没想到会有这样传奇的一生:以他为主人公的歌舞剧,在美国百老汇上演了30年;美国建国200周年评选百位最有影响的外籍人士,他和基辛格并列其中……
牌坊,是封建社会中一种荣誉性极高的建筑,它由皇命御赐,用以嘉奖那些在“忠孝节义”方面事迹突出的士绅百姓。珠海的梅溪村就矗立着三座恢宏华丽的花岗石牌坊,不过,其中西合璧的艺术造型透露出一股别样意味。这几座牌坊都和一个名字连在一起——陈芳。
美国华侨中第一个百万富翁。1849年,24岁的陈芳帮伯父运货到檀香山销售,后留下来开了间小店。陈芳头脑灵活,首创了现代超市模式——“开架售货、自由选购”,生意火爆,据说连穿在身上的中式衣服都被人给买走。后来在店铺失火、店伙计卷走3万美元潜逃的情况下,陈芳也未曾放弃,毅然借高利贷重新开业。掘得第一桶金后,他转向经营种植园和制糖业,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榨糖机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时,北方蔗糖稀缺,他目光敏锐,大量倾销到北方。凭着勤劳智慧和打拼精神,他很快致富,成为当地华人中第一位百万富翁,被誉为商业王子,名扬夏威夷。时至今日,建在陈芳当年居住的努阿努别墅原址之上的夏威夷著名的the hungry lion (饥饿之狮)饭店,还有一份附有“百万富翁陈芳创业简史”的菜单,足见人们对他的景仰一直未曾消减。
娶公主,演绎政治传奇。以当时华人在海外的低下地位,经商成功已属不易,陈芳浪漫的皇室之恋和卓越的政治外交才能更令人惊叹。1856年,当时的夏威夷国王举办婚礼大典。陈芳为进一步巩固华人地位,出巨资为国王举办了一次规模巨大的豪华舞会,深获赏识。为赢得王室公主朱丽亚的芳心,陈芳在檀香山市北面风景最优美的地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建了努阿努别墅,建筑样式中西合璧,是当时夏威夷最豪华的别墅。和公主联姻后,陈芳跻身于夏威夷上流社会,又凭借雄厚财力助公主的义兄卡瓦卡努登上国王宝座,自己也以皇亲国戚的身份成为枢密院(立法院)议员。不仅如此,他还资助国王出访中国,拜会李鸿章,他自己也成为中国首位驻夏威夷华人商董、中国驻夏威夷领事馆总领事,夏威夷华人从此可以享受领事保护权。借此种种政治势力,陈芳促使夏威夷王国通过了多项保障华人权益的法案,成为著名的华侨领袖。
叶落归根,造福桑梓。在异国虽然风光,但对故乡的眷恋一直萦绕在陈芳心头。因为喜欢荔枝,他特地从故乡拉了一船土来,种下荔枝籽,使这个热带岛国从此有了荔枝果。1886年,香山发生特大水灾,很多村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远在异国他乡的陈芳获悉,捐赠白银3000两寄回国内救济灾民。65岁时,陈芳携巨资回到梅溪老家定居,兴办公益事业,扶助乡民。看到澳门某酒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时,愤怒的陈芳当众宣布以5000美元的价格买下酒店,改名为“四海芳园”,对所有人开放,“四海芳园”遂成为澳门市民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在家乡,陈芳率领村民开凿了7.2公里的水渠。为了让村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和儿子修了一条10公里长直通拱北关闸的石路。由于陈芳及其父母乐善好施,光绪皇帝特意在其院子外面赐建了四座牌坊以示表彰,这就是著名的“梅溪牌坊”。文革中,其中一座被人损毁,但剩下的三座却被村民自发地保护起来。
今天,“梅溪牌坊”已是珠海一大文化景观。陈芳传奇的一生,既是一部华侨的奋斗成功史,更彰显着广东人精明执著、开放包容、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