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婚礼-九游会
1、结婚需要注意什么礼数
结婚的礼数须知
1、长辈敬礼(送礼物)
婚礼中,新人常会邀请亲戚朋友中的长辈作为婚礼的证婚人或嘉宾。如果只是口头邀请难免有矢礼数,邀请长辈到外小聚,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方面体现诚意,一方面也可以让对方更了解你们两个人。
2、收礼之礼(合影)
接受来宾礼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一般新娘双手接受,道谢后交由身旁的伴娘保管,再和来宾来个礼貌的合影留念。千万不要出现手拿红包和来宾如镜头的尴画面,伴娘用来装红包的手袋也要大方得体才行。
3、迎亲之礼(红包)
婚礼当天上午,新郎要带着伴郎们一起到新娘家中迎亲,此时免不了被新娘的姐妹们一阵拷问刁难,巧妙回答问题之余,发红包是免不了的,但这个环节只是习俗,无须花费太多。
4、拜谢之礼(双方父母)
婚礼当天,新郎到新娘家迎亲,需要向新娘父母行拜谢之礼;而后新人一起到新郎家中,同样要向新郎父母行拜谢之礼。一般流程为,新人向父母奉茶、鞠躬道谢,其后新人要吃一些加入花生、莲子、蜜枣等带有美好寓意食品的甜羹等。
5、待人之礼(尊重)
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司仪婚礼当天有许多婚庆专业人员在现场为新人服务,最好事先为他们安排好相映的席位,或者购买好食品请他们提前就餐,对他们的辛苦与努力说声谢谢,体现对他们服务的尊重的同时,您也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6、问候之礼(表感谢)
如果您婚礼结束后不是立即赶赴蜜月,就一定要注意在婚礼后的第二天感谢一些重要人物咯;向双方父母打电话或是登门请安,向前一天辛苦的伴郎伴娘们表示感谢,对前来证婚的长辈也要表示感谢!
7、蜜月回礼
蜜月之行,可不是购物之行,只需要购买当地的特色礼物赠送给父母和比较亲密的朋友就可以了。以表蜜月的甜蜜和他们在你们心中的特殊地位。赠送的方式不要太正式,轻松而开心最重要。
8、朋友回礼
相信您邀请来做婚礼后援团的朋友应该都是死党,彼此之间的交情可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细心的新人一定会从朋友的立场出发来送礼品。直接赠送当天的部分服饰就是不错的主意,既可以和自己的礼服配合,也可免去朋友不必要的花费。
9、上门赠礼(送上精心礼物)
新人双方正式确定结婚意愿之后,一定会按照惯例拜访双方父母.这时候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既关乎面子,又表示诚意.保养品、首饰、洋酒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妥当的选择是能根据父母喜好购买。
其实古往今来,送礼一直都是一门很深刻的学问,婚礼也不例外,今天分享的,不知道是不是对各位有用,真诚祝福所有的新人,开心幸福一辈子。
2、三拜礼仪,鞠躬姿势,婚礼中新人的礼仪
婚礼上的三拜仪式中, 新人应该弯多少度的腰,是左手压右手还是右手压左手,夫妻对拜时两人之间的距离大概是多少,还有退场时向宾客们行回首礼时又该有怎样的姿势。 葬礼上的拜祭又要怎样呢
3、你们当地婚礼都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老家农村,小时候见过几次村里人结婚,觉得挺好玩的。
结婚前一晚上,男方婚房找一个小男孩睡一晚上压压床,新床上铺的盖的都是自己家当年种的新棉花,确定订婚后就开始婚前准备,找邻里亲戚的妇女一起过来家里纳的,一般都要准备几床新被新褥子,不过现在很少人种棉花了,基本都是买的新被子。
女方家亲戚添香,给压箱礼,那时候还基本都是又大又重的木箱子,还要准备一些结婚当天要带过去的陪嫁东西。
男方除了要准备结婚的东西,前天晚上还有学习跪拜之礼,毕竟绝大多数还都是第一次结婚,结婚的跪拜之礼还是讲究的。反正就是会忙到很晚,当晚睡不好觉的。
第二天女方要很早起打扮,盘头,穿婚纱等等。准备好之后,脚踩公鸡在堂屋等男方过来接亲,等男方接亲的人过来后,要换上男方带过来的婚鞋,有娘家的姐姐或者嫂嫂梳头,梳头的时候要说吉祥话。陪嫁的东西都要在出嫁当天搬到男方家,包括当脚踩的那只鸡、娘家用红布包好的喜盆等。
接到新娘后,婚车路线也是有讲究的,接新娘回来的时候方向是要从西边进家门,出去接新娘的时候是从家东面出去,就算两家住对门,也是要绕村子转两圈才能回去的。路上要每隔一段路或每路过一个村庄就扔一挂鞭炮,当然现在估计是不让放了。
到了新郎家,新娘的车停下之后,不能马上下车,这时候由一个人绕着婚车倒热醋,醋落到地上滋滋冒烟,放完鞭炮,新郎把新娘抱下车。
进家门的时候,男方家门口会有两个女孩子,一个端喜盘的人会往两人身上撒喜糖、喜钱、碎彩纸,一个会往新娘脸上抹痱子粉,也有抹灰的(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图个喜庆热闹)。
新娘子进了家门之后,会有男方家的男孩端来洗脸水,让女方洗手,算是接风洗尘吧,洗过之后要给孩子红包。
新郎新娘换装过后就要准备磕头了,一般是在自己院里,堂屋前,摆上八角供桌,前面地上铺上凉席棉被,放一挂最长的鞭炮,新郎先叩拜祖先,女方出来,开始寿头,桌子上摆放‘聚宝盆’,男方亲戚每随一家礼,新郎叩拜三下,新娘跪叩一下,最后是跪拜男方父母,给改口费(女方父母是不在场的)。仪式过后,开始宴席,宴席一般都是在自家院里,新郎新娘换装后出来敬酒。
4、结婚的礼仪规矩
一、婚礼的前期准备(婚前礼)
1.嫁妆、聘礼、婚服的准备(即纳征)。
男方需向女方送聘礼,女方接受聘礼。接着女方便要开始准备嫁妆。最主要的嫁妆为缝被子,必须找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缝制,缝新被子须用红线缝,不能用黑线,更不能用白线。缝制的时间须在农历的9月,不能在10月。忌寡妇或与新娘属相不合的人缝被子,以免给新娘带来厄运。新娘所穿的婚服,都应该是全新的,如果陈旧,新人便有不贞之嫌。此外,婚服忌讳单的,棉的最好。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气。
2.婚房的准备及禁忌。
婚房布置在古代礼节中称为“铺房”,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并备礼前来暖房。既为洞房,风水非常重要,不懂风水仅凭自己喜欢,容易给以后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婚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洞房最好选择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的地方。⑵洞房颜色不要五花十色,这样做容易发生婚外情。⑶洞房的窗台勿挂风铃,容易使新娘神经衰弱,头晕心烦。⑷洞房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夫妻易发生口角。⑸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二、婚礼进行中的仪式礼节(正婚礼)
1.迎亲时的礼节禁忌(即亲迎)
男方按照当初双方商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遇到另一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互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2.新娘的礼节禁忌
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旺娘家的财运。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言听计从,为避免,所以当日只须吃菜而不吃饭。另外新娘出大门时忌双脚踏地,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入男家大门时也不能踩踏门槛,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容易给娘家和夫家带来不好的运气。
3.新郎的礼节禁忌
准新郎在新婚前夜忌睡空床,可以找未成年的男童来“压床”,这样可以早生贵子;新郎家中迎亲时,需吹吹打打,燃放鞭炮,热热闹闹的让新娘进门,忌冷清,且头挂鞭炮忌“头数”太少,如果新娘还没等进夫家门,鞭炮断了声,造成场面冷清,如同办丧事,意头不好。民间还认为鞭炮是“崩崩邪气”,越是大喜的日子,恶鬼越会来捣乱,必须及时的把它赶跑。
4.其他观礼人的禁忌
贺婚是人之常情,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凑份子”是理所应当的。主家需准备记账本,记好“份子钱”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也要“凑份子”且数额要多于对方当初送来的礼额。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以及孕妇和守孝之人要做回避,以防相冲。同时孤寡、再婚妇女、穿白衣服者忌进入洞房,属不详之兆。结婚当天,若是碰到闷
三:完婚后的习俗禁忌(婚后礼)
1.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回门”须在当天日落前赶回夫家。若是遇到特殊情况,赶不回来,在女方家留宿,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冲撞了娘家人给女方家带来晦气。
2.新婚四个月内,忌新人在外面过夜。
禁止参加任何的婚礼丧事。忌用新娘的镜子照别人,因新娘的喜气比较重,用镜子照别人,会让新娘的福分流失。
古代婚姻讲究的六礼,实际上相当于现代的婚姻法,和现代一样都是出于对婚姻的重视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虽然“六礼”大部分深受中国古代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换个角度,也有它所积极的一面。比如:男女双方在婚配前不能单独相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虽说在现代屡遭非议,但在以前,却避免了男女因婚配年龄较早造成的无知与轻率,有利于婚姻的稳定长久。
每个地方还有不同的习俗的,像温州这边关于聘礼来回的礼数比较多,尤其各方面要体现一个面子,红包和喜糖各方面都要顾及。婚 礼 注 意 事 项:
1、迎亲人员和迎亲车辆,去时为单数,返回时迎送亲人员和迎送亲车辆为双数(意在成双成对),到女方家和返回新房时,行车往里拐(意在不往外去)、不走重复路线(意在结婚值此一次)。
2、四彩礼挂红包装,斧子、秤砣用红布包好。
3、新郎新娘互扎红腰带时切忌不打结(意在夫妻感情和顺,不结疙瘩)。
4、典礼前,新郎新娘下喜车后喜车花立即拆除(意在结婚坐喜车就这一次)。
5、喜蜡要对灭不要吹灭(意在一生到老,生生死死都在一起,不被吹散)。
6、新娘抓福时尽量多抓,但不要抓净(意在把福根给留下)。
7、喜车返回遇喜车、过路口或过桥时,新娘对窗外飞红手帕(意在喜上加喜)。
8、新房附近井盖用红纸遮盖(意在把井盖上了,不能掉井里)。
5、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的婚礼习俗之三书六礼
传统的结婚仪式中,主要包含了三书六礼的说法,三书主要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分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里的三书六礼其实指的就是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大致环节,类似现在婚姻中,确定婚姻关系的证明、聘礼、仪式等等事宜,在古时候会分为几个步骤,让过程看起来更为严谨一些,显得大家对婚姻的一种重视与虔诚
在婚礼前一天,我们还需要安排一位好命人为新人安床和铺床,一边叨念着一些吉祥如意的好话,一边为新人铺上崭新的被褥、床单、换上新的鸳鸯枕、盖上新的龙凤被,然后准备一些干果物品铺在床上,主要是以“早生贵子”为主,就是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之类的干果,祝福新人可以早日家庭圆满,早点生个孩子,主人为了表示对好命人的感谢,也需要准备好一个红包给人家,表示感激,当然这个好命人不是谁都可以做的,需要家庭完整、幸福和睦、无病顽疾、精神良好、有儿有女的人才适合这样的角色
在婚礼当日,仪式正式开启之后,还有当天的一些婚礼习俗,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下:
1、女方提前为女儿准备好陪嫁的嫁妆,在婚礼前一日送去男方家,一般会准备一个陪嫁箱,里面放上一些双数的吉利物品,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钱财,祝愿女儿嫁过去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2、接亲仪式,燃放炮竹,表示庆祝,男方携带亲友团千万女方家接亲。
3、敬茶仪式,表示对双方父母的感恩,感谢养育之恩,表示成亲之后会好好建立新家庭,并且孝顺父母。
4、甜汤仪式,主要是让新人食用甜汤,表示婚后生活多子多福,甜甜蜜蜜。
5、新娘出嫁要有姐妹团陪同,并且要为新娘打红伞撒米,表示开枝散叶的好兆头。
6、正式结婚仪式,邀请宾客观礼,拜天地,宣誓结婚诺言,交换戒指,这才是结婚礼成。
7、敬酒仪式,两位喜人表示对亲友到来的感恩,夫妻携手回馈大家的祝福。
8、新婚洞房,新婚之日,洞房花烛夜,以前有闹洞房的仪式,主要图个喜庆热闹。
9、新人要为宾客准备好喜糖、喜饼表示对大家的感谢,也祝愿大家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10、回门,三朝回门是指新婚夫妇婚后携手回到女方娘家,要穿新衣,准备好礼品在上午抵达女方家中感谢女方的父母与长辈,与宾客一起用餐团聚。
中国婚礼的传统习俗其实还是比较讲究的,细节也较多,大家在结婚之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特别是一些计划准备中式婚礼的新人们,事先知道哪些要点是比较关键的,这样之后才不容易出错哦。
6、军人在婚礼上敬礼还是鞠躬
您好,如果新娘不是军人的话那么和新娘在一起时就鞠躬,您可以设计一个和岳父的交接仪式,向岳父保证您可以照顾好他的女儿,然后敬一个礼。
7、“敬礼”是什么意思?
“敬礼”意思:是一种礼仪,分为举手礼、注目礼、举枪礼和少先队礼等。表示尊敬,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尊敬,对人恭敬,以礼相待。
敬礼
【拼音】jìng lǐ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一:“有的呢,遇着开殃榜,批婚书,看风水……都要去求他,平日也就不能不有相当的敬礼。
【例子】天安门广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战士们庄严肃立,向五星红旗敬礼。
【近义词】行礼、施礼、见礼
(7)敬礼婚礼扩展资料
敬礼近义词
1、行礼
【拼音】xíng lǐ
【解释】用肢体语言表示敬意或歉意,有时也指完成某种仪式或做某件事。
【出处】老舍《神拳》第二幕:“老二,你叫知县来行礼,他要是不来,你不就一开头就碰个钉子吗?”
【例子】婚礼上,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跪拜行礼。
2、施礼
【拼音】shī lǐ
【解释】行礼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3回:“ 雨村听说出‘贾’字,益发无疑,便从新施礼。”
【例子】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