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婚前准备 » 中国古代儿时订婚

中国古代儿时订婚-九游会

发布时间: 2022-12-30 14:13:53

1、古古今定亲一般拿什么礼物?

古今定亲一般拿:烟酒、猪肉、果馅等。

定亲是中国很多地方的婚俗。定亲通常是男到女家。去时需带上烟酒、猪肉、果馅以及给女方的衣物等。为图喜庆和吉利,所带的礼品均为双数,视情况不等。

一般情况下,烟为两条,酒为两瓶,也有带4条烟4瓶酒的;猪肉为4斤,也有带6斤、8斤的;果馅一般带24个,也有带48个的。当然,带得多,则被众人称为有钱、大方;带得少了,自然就会被视为人穷、小气。

但对女方来说,不成亲是两家人,成了亲就是一家人,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而女方则送男方一双“稳跟鞋”和一条裤带,意喻着这桩婚姻将男女双方牢牢系在一起。

定亲的仪式一般很简单,在媒人的主持下,参加定亲的有男女双方及双方的家长和一些亲人。大家在一起喝喝酒,吃吃饭,拉拉话,认认亲,定亲的仪式就算完了。再以后就是结婚的事了。各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定亲风俗

定亲六礼历史沿革

《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

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定亲

2、古代的“订婚"习俗都需要做些什么?

需要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1、纳采:古时婚仪之主,预取女时,以雁为见面礼,使媒人致意于女父,今称_提亲_。

2、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出生年月日,卜吉兆,今称_合八字_

3、纳吉:问名若属吉兆,则进媒人致薄礼相告,今称_小定_。

4、纳征:此仪节主要是送定金、_饼及多种饰物、祭品,作为正式下聘订盟之礼物。今称_大定_。

5、请期:俗称「送日头」,是由男方委请择日师择定吉日良时,请媒人征求女家意见,故又称_乞日_。

(2)中国古代儿时订婚扩展资料

结婚信物:

1、红双喜:由两个“喜”字组成,代表好事成双、喜事加倍,不同一般的高兴和喜庆,也是给新人带来好运气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2、龙凤呈祥: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诗经·文王之什》中也有龙氏族王季娶凤氏族鸷仲氏的记载,认为这是龙凤呈祥,“天作之合”。

3、中式婚礼服装: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上,新娘子一般要着汉服,因为汉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装,具有历史意义和严肃的婚姻寓意。

4、花朵:一般喜欢用牡丹,兰花,荷花和水仙来作为装饰,这些花中,牡丹代表富贵,水仙代表春天和新生活,兰花芬芳美丽,荷花代表爱情。

5、鞭炮: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鞭炮放的越多,越响就越能带来好运气。

6、红豆:红豆又名相思豆,在中国传统结婚信物红豆通常是被用来作为一种甜品,红豆沙。象征两人结婚后缠缠绵绵,甜甜蜜蜜。

7、祝福食物:红枣、桂圆、花生、莲子都象征子孙延续,年生贵子、团团圆圆、富贵吉祥。

8、“合髻”:也称“结发”,是中国传统结婚信物,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

3、古代订婚习俗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婚姻礼仪,有“六礼”之规。“六礼”指的是什么呢?六礼即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通俗讲就是分别指求婚、合八字、定婚、送聘金聘礼、择定婚期、迎娶。这六礼定下了婚姻的基本程序,虽然,经过时间的推移,有了一些改变,但仍为历代遵行。 清末民初,一般人家陪嫁被絮、对枕、衣着、橱柜、箱凳、梳妆台、桌椅、脚盆、马桶、蚊帐等物。无论贫富,嫁妆中必有马桶一只,内装红枣、花生、桂圆、桔子之类,又称“子孙桶”,以兆出嫁女“早生贵子”。现代厦门居民的婚俗,在农村地区依然沿袭了一部分改头换面后的旧时习俗。“送嫁妆”是婚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十分隆重。女家在嫁女前夕或数日,将陪嫁物品送至男家。婚期前夜或当日清晨,男女双方要举行“上头”的成人礼。在将结婚之时,将儿女的头发梳理为成年人的发式,称为“上头”。新娘在“上头”之前,还须请“好命人”来“挽面”,即用纱线绞去脸上的汗毛。这种现象在厦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存在。 旧时习俗,“迎娶”是婚事中的高潮,最为热闹。结婚之日,男家张灯结彩、户内外贴喜联、窗贴喜字和吉祥图案,门口张贴大红双喜字。迎娶新人的花轿队伍阵容庞大,还有媒人、吹鼓手等,一路燃放鞭炮。到新娘家后,媒人要敲门三次,送开门人红包三次才开门迎客,俗称“打门娶新娘”。现代迎娶花轿换为小汽车,但敲门三次拿红包后才开门的习俗城乡多有沿袭。 旧习俗中的拜堂仪式,即拜“天地、高堂”及“夫妻对拜”的习俗在现代婚礼中依然存在,只是跪拜改成鞠躬了。“闹洞房”又称“耍新娘”,旧时民俗认为新婚“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此增添喜庆气氛,又有为新人驱邪避凶,使新人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之意。但有时会过于粗俗野蛮。现在闹洞房的形式文明了许多。 婚后第二天,新娘早起向公婆请安“拜茶”。第三天的回娘家“做客”,及当晚回男家,娘家送童子鸡(寓意传宗接代)连头带尾的甘蔗(寓意从头甜到尾)等吉利果品,婚礼至此结束。厦门有些家庭还有这种习俗。 总之,有些传统婚俗在现代婚礼中依然保留着,只是换了一种新的形式、内容。在一些比较偏远的乡村,传统婚俗则保留得比较完整。参考资料: http://zyxx.xme.cn/zyxx/articleshow.asp?articleid=336

4、我国历史悠久,那么在古代都有哪些订婚习俗呢?

你好!这里是潜哥聊汽车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看到你的问题:“我国历史悠久,那么在古代都有哪些订婚习俗呢?”后,我想说订婚是为了让得到亲人的祝福和证明。这个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开始有订婚习俗了。对于今天来说,古代的订婚习俗更加的繁琐,注意的细节也是比较多。但是人们都会认真对待,不敢有一点懈怠,其目的是为了让婚姻得到别人的祝福跟确认。那么古代订婚习俗种类有哪些呢?

首先,在中国无论是今天还是古代,婚嫁永远都被认为是最大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那些古代订婚习俗逐渐演变成今天较为简单的形式,但是寓意都是一样的。在古代新人想要结婚的话,那么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然后让媒人去女方家说媒,这样两人才能结尾夫妻。而且男方还会要女方的八字,交给算命先生推算,看是否于男方的八字符合,不能与丈夫的八字相冲。如果相冲的话,这段婚姻也是结不成的。

其次,说媒成功后,女方八字也与男方八字相符,那么就可以挑选吉时去给女方下聘礼,其实这个就相当于现在的订婚一样。定聘的话必须用大帖子,里面还的有婚书。婚书都是男方制定的,还有制定礼金清单。订婚的时候,男方只用送礼单上一半的礼金,到送礼那天再将剩余的一半补上,还可以送给女方金戒指作为订婚信物。定聘的当天,双方都要宴请亲朋好友吃饭,但是不用送礼,只是为了送个新人一个祝福。看到是不是发现古代订婚习俗跟今天还是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毕竟都是根据古代演变而来的。

然后,在婚期前一二十天或者一两个月内要给女方送礼,将上次定聘时候差一半的礼金补齐。还要准备好布、绸缎之类的,将这些整理成礼单,一起交给女方。女方在收到这些东西,要将它制作成衣服,被子之类的,在结婚当天这些都是要带回男方家,也是俗称的嫁妆。如果女方家条件比较好的,父母会给女儿带更多的嫁妆,这样女方在男方家的地位也会得到提升。

最后,送完礼之后那么双方就得准备结婚的事宜了,毕竟婚期已经很近了。很多人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古代订婚习俗其实跟现在差不多。但是在那时婚姻可能没有现在这么自由,在古代订婚习俗中必须要父母同意,还的有媒人做媒,不然婚姻是得不到法律上的保护。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还是很幸福的,至少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不用强求自己。

5、古代订婚六礼

古代订婚六礼即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

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

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

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


请期:

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

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古代婚嫁三书:

聘书:

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

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

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6、古代还没出生就订婚叫啥

古代还没出生就订婚叫:指腹为婚。
出生后如果是同性即结拜为兄弟或姐妹,如果是异性就定为夫妻,到适龄时成婚。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