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会 » 婚前准备 » 农村订婚换书贴

农村订婚换书贴-九游会

发布时间: 2022-12-29 16:40:11

1、订婚换帖的帖怎样写订婚换帖格式

订婚是我国婚礼传统习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代表着恋爱的终结而转向美好的婚姻生活的开端,许多初次订婚的新人都不会书写正式的结婚换帖,那么订婚换帖的帖怎样写呢?

订婚换帖的帖怎样写 1、男方订婚换帖格式

求启

姻眷弟:父亲的名字 顿首:准新郎的名字 敬聘于

大德望:准新娘父亲的名字 翁:准新娘父亲的姓氏 亲家大人之令嫒为室

庚帖:恪具赤笺敬求金诺旹乾造

某年某月某日:准新郎父亲的生日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换帖日期

 

订婚换帖的帖怎样写2、女方订婚换帖格式

回启

姻眷弟:父亲的名字 顿首 为女许字于大德望:准新郎父亲的名字 翁:准新郎父亲的姓氏亲家大人之令郎器为配

庚帖:肃具鸾牋仰答台命坤造

某年某月某日:准新娘父亲的生日#p#副标题#e#

订婚需要走哪些传统程序

1、双方父母商议:订婚是我们人生中处结婚外的另一件隆重的事情,既是彼此婚姻关系的缔结,也是两个家庭的美好融合,所以在准备订婚的时候最好要彼此的父母进行商议,然后对订婚的许多事项进行沟通,这样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彼此父母的商谈主要是针对订婚聘礼、聘金等进行商谈,这对于订婚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2、双方商谈聘礼:我国传统的订婚对于聘礼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订婚仪式上重要的物品。聘礼一般包括四金或礼金等物品,主要是根据新郎的经济条件来决定,四金是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和金耳环。

 

3、双方选择订婚场所:订婚场所是订婚仪式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订婚场所大多分为酒店和女方家中这两个场所。要是选择酒店的话,最好选择环境和交通都比较好的地方,这样参加订婚的宾客也会比较方便,也显得订婚比较正式和浪漫;选择在家中举办订婚的话会显得比较温馨和亲切,并且许多宾客都知道你家的话,也不需要再次确认订婚地点。

总结:订婚换帖不仅传递着准新人美好的喜讯,并且也显得订婚独特的隆重与正式,所以准新人在书写订婚换帖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规范的格式来书写,这样才能显得订婚更加的正式和神圣。

2、订婚换帖的格式及写法是什么男方给女方写定亲帖怎么写

订婚的时候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古代会有订婚帖,那么订婚换帖的格式及写法是什么呢?

一、订婚换帖的格式及写法

1、求启

姻眷弟:父亲的名字 顿首:准新郎的名字 敬聘于

大德望:新娘父亲姓名 翁:新娘父亲姓氏 亲家大人之令嫒为室

庚帖:恪具赤笺敬求金诺旹乾造

x年x月x日:准新郎父亲的生日

公元x年x月x日:换帖日期

2、回启

姻眷弟:父亲的名字

顿首:为女许字于

大德望:准新郎父亲的名字

翁:准新郎父亲的姓氏亲家大人之令郎器为配

庚帖:肃具鸾牋仰答台命坤造

x年x月x日:准新娘父亲的生日

二、男方给女方写定亲帖

范文1

xx 先生与xx 女士经双方长辈认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将结为夫妻,若一方在中途发生变故,不能与对方结婚 则应在一周内将支付的彩礼退还给男方。

立此为据,双方签字生效。

男方:xx 男方按手印。

女方:xx 女方按手印。

男方家长:xx 女方家长:xx

男方见证人:xx 女方见证人:xx

xx 年xx 月xx 日签订。

范文2

男方: xxx xxx村人

在父母亲友和介绍人的见证下,在今日良女方: xxx xxx村人

辰吉时,双方自愿、自由、自主订立婚约:于(农历) x年x月x日举行结婚。立书为凭。

男方父母: xxx xxx

介绍人: xxx

女方父母: xxx和xxx

(农历) x年x月x日

总结:

本文详细为大家介绍了订婚换帖应该怎么写,以及男方给女方写定亲帖要注意什么,相信大家对于本文都有了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订婚换书写法

双方家长中意后,议日举行订婚仪式,俗叫换书,也叫换婚忆,民间还叫“传书”,是迎亲前婚礼的一种礼仪。换婚书要选在双月双日进行。是日,媒人一早从男家携带婚礼(2斤粉条和3升米)和婚帖给女家送去。女家收下礼物,将预先准备好的12至16个套搭勾形面食、两双鞋及回书等让媒人带回,送给男家,以表婚姻牢不可破。男家将女家回赠的面搭勾分送亲戚邻居,宣布儿子有了媳妇。换书不隔年,一定要在定婚的当年进行。1960年以来,传换婚书渐少,而由媒人转达双方意愿。换婚书格式:
注:1、以男家长名出现。
2、“老亲家”只写对方姓。
3、“天作之合”下的小字多省略不写。
4、女家回书式中间四字改为“敬答鸾笺”。
安阳城乡旧式婚姻,多沿封建社会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合八字: 两家子女年龄相当,具有婚配可能时,则邀媒人或亲友说合,征得两家同意,互换龙凤庚贴,请瞽者合命谓之“合八字”,男女属相无冲克时,方行择吉换书。
换书: 经媒妁之手投启(发求婚书帖)、签启(复表女家意见),经此传启,互称姻家。男始赠簪珥,女送书墨(乡间多送衣物),此为行聘订婚,婚约即成。
通信: 成婚年龄,男备食盒大礼(鸡鸭肉等),美酒喜绸,连同迎亲吉期先告女方。待女家同意,择日举行婚典。
请期: 按既定吉日,向亲友告请期。届时,结红彩,贴喜字,佳肴相备,以待宾客。
迎亲: 迎亲吉日民间统择双日。前一日,男家备酒菜一桌,送至女家,称“养酒礼”(现多改送现金)。女家将妆奁送到婿家。由婿家备喜封(用红纸包现金,按妆奁多少或商定数额一次付给喜封,款额多为双数),谓之送包袱钱。婚典当日,富户立红色牌坊,贴大红双喜字,布置华丽洞房。娶亲起程,新郎冠插花翎,肩披红绸,乘八抬六顶轿(新郎,男傧相二,女傧相二,押轿童子,傧相俗称“伴客” ),或八抬四顶(男女傧相各一)陪郎前往。鼓乐笙器居前齐奏,彩旗缤纷,队马骑士居中,花轿于后,行游街巷。普通人家乘轿二顶或四顶,执事简朴。至女家,婿先祭堂祭祖(三拜九叩),再行奠雁礼。礼毕,女家设宴待婿。宴毕,境内有“蹲女婿”之风俗,即先将新郎送至门外,入轿内等待新娘起程。这期间,新妇冠带粉妆,开容梳髻,红帕盖面,妇拜尊堂,起轿由兄弟或亲属4人护送,民间俗称“送客”(女家送客一般为男家傧相的一半),并由拉纱女童陪伴上轿。送客郎舅与新妇嫂子(俗称“送女婆” )各乘一轿,其他男女傧相各一人及押轿童子,随女家男女傧相乘车于婚队之后,送至婿家。途经街巷村落,鸣锣开道,笙乐齐奏,鞭炮不断。婚队不能行原路。迎娶之风今虽仍然存在,但旧式婚仪多已不用,城区青年有的取旅行结婚式,也有不接不送的。女伴结队送新娘,宴亲友,送包袱等礼仪今仍普遍。
婚典: 新人花轿到门,乐炮齐鸣,差人持火红犁洒上醋,围花轿正转倒转各三圈,边转边颂:“前撒撒,后撒撒,新娘明年生个胖娃娃”等吉祥歌诀,新娘下轿,由女傧相迎,女家送客搀扶护卫,有“撒盖头”之风,并颂“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富贵满家门,再撒新娘生贵人”。新娘沿铺地红毡跨马鞍,抱宝瓶,步入喜堂。花烛礼场设于内堂,天地案上焚香燃烛,斗内粮满,插秤及大葱一束,意表金玉满斗,称心如意,四季长青。婚典开始,由月老(年长者)主持,用“多福多寿多男子,越福越寿越康宁”等词祝贺。而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步入洞房,婚典告成。
闹房: 境内婚礼趣事多表现在闹房中,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说,宾友长幼都可参加,趣事越多越显喜庆气氛。旧时多以耍笑新娘为趣,现时闹房多各种游戏,如让新婚夫妇对吃吊苹果,新娘点烟,新婚夫妇谈恋爱经过,或请新娘歌舞等,耍闹直至深夜。此刻,婆家备酒菜4样,烧饼8个,饮交杯酒,喝子孙汤,夫嫂(或姐)扫床铺被唱喜歌,如唱“左一轮,右一轮,闺女小子一大群……”。扫铺毕,再由夫家小妹二人送尿盆(抬着尿盆不能离地),意示姑嫂和睦,新娘送给小妹喜封,表示感谢。洞房花烛夜设星宿灯,彻夜通明。新房双枕装竹筷一双,被褥内装人参果(花生)、红枣、寓意早生贵子。此俗今乡间仍有。
回门: 新妇翌日回门,新郎备礼相伴,妇家耍戏新郎。民间有互相“偷富”习俗,即婚娶当日,男傧相偷女家、送客偷男家一两样东西(如酒杯、壶盖、汤勺等)。在新妇回门时,再互相交换,此举民意称“偷富”,取意双方缔姻,共同致富。女家可在回门的当日扣留男方的物品,男方用“喜封”交换,当晚新婚夫妇仍回婆家。
拜亲: 俗称“认亲”。婚后数日,新妇拜祖坟,而后依次拜见伯叔姑舅姨。长辈则分别赠送现金若干,称“拜面礼”,并以糖果款待新妇。再数日,男家邀女近亲属(伯叔姑姨舅)行认亲礼,双方亲家相见,欢宴聚餐,密切姻缘亲情。
新婚夫妇蜜月禁守空房,新娘回娘家“住三”、“住九”,即新婚三日和九日回娘家探望双亲,以慰父母,于当日仍返婆家。也有夫妻同住娘家的。蜜月期满回娘家住对月(一个月)。
追闺女: 女成婚后的第一个农历五月初二(或初四),娘家“追闺女”。此举由娘家备夏令实物如凉席、竹帘、蒲扇等用品,近年也有备电扇等高档电器,给女婿备新衣一套,带以上物品看闺女。婆家备丰盛餐肴接待,双方家长共叙家常。城乡至今沿袭。
以上婚礼仪俗,多属富家之举。贫家虽力沿此俗,但多简朴从事。
旧时婚俗中还有招赘、结娃娃亲、童养媳、娶孀妇、续弦、娶鬼妻等。招赘一般从简,仅备宴招待中人和自家族亲。结娃娃亲多系近亲结婚,如姑表亲、姨表亲、婚礼如常,民间称辈辈亲。因近亲结婚有损优生,今已摒弃。童养媳,解放前,因家贫将幼女送至有幼男的人家,成人后再行婚典。续弦,俗称填房,即妻亡后男性再娶,其婚礼一般沿旧俗,称“再婚之喜”。旧时还有纳妾、休妾,多不举办仪式,今已废。娶鬼妻,即年少夭亡,双方家长商定,男女牌位合并,以成姻亲。今个别僻乡尚有。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媒妁之言和父母包办,男女自由恋爱,选择配偶,经政府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后,结为合法夫妻。50年代初,废除订婚,但仍为新婚旧仪,纳采坐轿,讲究陪送嫁妆。60年代至70年代,男女相爱自择对象后,与家长议定,吉日成婚,宴请宾客,且宴席水平日高。进入80年代,部分男女青年有的采取集体婚礼仪式。集体婚礼有公办的,也有单位联办的。城市婚礼多新事新办,由双亲或机关领导主婚,新婚夫妇戴红花,主婚人祝词,双方简述恋爱经过,品尝糖果,戏耍新婚夫妇,而后欢散。也有旅行结婚,简备宴席的。今农村结亲,索要彩礼较普遍,男到女家也日渐增加。

4、请问巨野订婚有什么习俗

既然女方要求,如果不过分,就只好遵从。

(山东菏泽)巨野的婚俗
清末至民国期间,婚俗与历代大同小异,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婚年龄一般十七八岁,有的定“娃娃亲”。官富人爱一夫多妻。有时还有“童养妻”。旧俗一般女大男。农村有“女大一,百事吉;女大两,福寿长;女大三,有吃穿”之说。
旧俗定婚、结婚的方法:首先要媒人说合,双方父母同意后,先由男家一“恳贴”,交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回以“允帖”。贫苦人爱只换“恳帖”、“允帖”就算定婚。书换柬”。“书柬”用一块长方红纸叠成四折。第一折上写“喜”字;第二折上写“未修秦晋名姓先传、谨凭媒仪,愿结良缘”;第三折上写“恭恳”(允)老亲家。正亲家拜”;第四折一写“年月日”。写后用红纸封装上“柬帖”。男家将“柬帖”装入婚盒,婚盒内还要装上析技、艾枝、麦盐等,希望“百年合好”,“长命富贵”。送时要先定双日,先女家后男家,并且互琏礼品,男家一般要摆“三八酒席”,24个菜,招待媒人和女方送帖客人(一般4人)男方用两个人陪客。到女家送帖酒席较简便一些,一般10个盘。“换书”之后,定婚完毕。结婚前,要按男女生辰属象,看好日子,选定吉日良辰。一般是:正月七月迎鸡兔;二月八月迎虎猴;三月九月蛇与猪;四月十月龙和狗;五月十月鼠和羊;牛、马喜在六、腊月。看好日子后,再由媒人“送时书”写明本年月日全吉,禁忌属相,上下车(轿)面向方,坐帐宜用屋间,路逢井、石、庙,用红包袱,包红衫、被面、戒指、坠子、带子、柏枝等,女家押回绸子腰巾、帘了、钱等。结婚这天,男女家都先贴对联。男娶亲车(轿)出门前,新郎着新衣,拜祖先、父母、亲邻。亲邻帮助扫院子,摆桌子,备酒席。娶车(轿)出门,要带“响器”班、“亮家”,车上扎棚,前头用红布蒙上,装一只红黄公鸡,后头用被单遮上。当亮家的人有待客的,有打旗的,有拿红灯的,有放鞭炮的,还有娶女婆一人,有的去两个未婚青年妇女接新媳妇。一女家则去一个车送客,另有两个送新媳妇的青年未婚妇女,还有一班子抬盒子,送嫁妆。新娘在上车(轿)前要打扮,“改头”顶“蒙头红”等。到男家后,有两个小孩持火把绕车三圈,再下车(轿),到院内拜天地,入新房,坐帐,喝“交心酒”,入洞房后去“蒙头红”,喝面条。洞房床上,要撒红枣和花生,以望“早生贵子”。晚上,样邻朋友喝喜酒,小孩闹喜听房。婚后娘爱亲戚请新媳妇吃饭。女家在第二、三天请新女婿。

5、农村订婚庚书的写法是怎么样的?

庚书(共6——8页,每页约15×30厘米,折成扇形)

表页正中竖写:庚书

内1页靠右下部写:天长

另起写:姓×名××

再另起行 乾造农历××年××月××日×时建生

(留左半部给女方回帖。即

坤造农历××年××月××日×时端生

姓×名××地久。

(5)农村订婚换书贴扩展资料:

庚帖,中国民间婚俗之一。旧时订婚,男女双方互换的八字帖。帖上写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

来历:

古代中国婚俗把写有男女双方姓名、籍贯、生辰八字及祖宗三代姓名的红色柬帖称为“庚帖”。也有的称为“年庚帖子”。“庚”即年庚。男女双方庚帖互换以表示向其求婚或定婚。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四《浙江海宁风俗记·嫁娶》载:“庚帖由冰人送至乾宅,是否以一月为定,不能过日,一月之中,乾宅须将庚帖请著者合婚,或赴神庙求签。如卜之吉,则央冰人向坤宅报告,选口缠红否则将庚帖送还。闻亦有不问卜者,谓之天婚,庚帖送来时,乾宅以米淘箩一只,红筷一把,上覆红巾,供天井中,设香案一,冰人即将庚帖安放箩中,不顾而去。”

6、订婚换帖(换号)的具体书写格式是什么

现在这方面还没有很正规的条文的,只是根据双方的协议而订的.这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所以也没有必要在这上下很多心思的.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作呢.不然你会感觉很累的.

7、结婚中的换书什么意思

双方家长中意后,议日举行订婚仪式,俗叫换书。

订婚仪式的简单流程包括确定订婚日期、购买订婚用品、选定订婚戒指、确定订婚场所和订婚用餐。  

1、准夫妻与双方父母一起协商,约定好订婚日期。在订婚之前,需要准夫妻与双方父母在订婚之前进一步的一起协商,主要协商彩礼的多少以及订婚的具体日期。  

2、提前准备,购买订婚相关的用品。订婚的仪式即便是再简单,也需要提前准备一定订婚的用品,例如订婚的请帖,订婚用的喜糖。  

3、选定订婚戒指,订婚之前,男方要选定订婚戒指。  

4、确定订婚场所和订婚用餐。

(7)农村订婚换书贴扩展资料:

订婚仪式习俗的讲究: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传统的订婚仪式太麻烦,想以精简的方式进行订婚仪式,不管在仪式礼俗上如何简单化,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准备的,比如在订婚前男方需要准备六样礼。

订婚当天会祭祖、奉甜茶、戴戒指、举办订婚宴等基本流程还是需要的,这些都是最普遍的订婚仪式流程内容,因此不能简化,对于这些基本的订婚仪式习俗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8、山东临沂订婚习俗

临沂订婚也叫传启。在当地特别是在农村人们认为定亲就是订婚,虽不同于像领取结婚证那种法律效率,但已是约定成俗的规矩。

青年男女经过相互了解,彼此同意,便举行订婚仪式。届时女青年在亲人陪同下到男青年家,男方置办酒席热情接待,并邀请介绍人或亲朋好友作陪。

男方须赠送订婚礼物给女方

聘礼有:定金,小六样,首饰,棉袄里和面,红包袱,红腰带。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的不同,定金通常有10001~~100000不等。

小六样包括:六样点心,六样糖,六瓶酒,六条黄花鱼,六包粉丝,六斤重的一刀肉。

首饰根据个人喜好,最好事前由新娘选好。

棉袄里和面按理说是穿不着的,但是有有理有面的讲究就拿来压箱底吧。

红包袱和红腰带各2个。

订婚的日子到了,新郎和父母带着聘礼到新娘家,新娘家应准备茶,点心,水果或干果,来招待。

订婚当天最好找一位第三者来主持,最好是有过经验的,善言语的人,来调节气氛。

大家聊聊天,这时新娘和新郎就要改口叫爸妈了,给对方父母敬茶,改口,这时家长准备了红包,也是改口费,分别送给你,视经济情况,有600-2000不等。

(8)农村订婚换书贴扩展资料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地跨北纬34°22′~36°13′,东经117°24′~119°11′,南北最大长距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61公里,总面积17191.2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临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兖石、胶新铁路形成十字交叉,京沪、日东、青兰、长深、临枣五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516公里、2.4万公里,均居全省前列;市区距岚山、日照、连云港三大港口均在120公里左右,距青岛港150公里;临沂飞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目前已开通航线20多条,使我市与外界的往来更加便捷。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