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前领证可以休婚假吗-九游会
1、入职前已经领证还能休婚假吗
一、入职前已经领证还能休婚假吗
1、入职前已经领证通常不能休婚假。因为婚假是在工作期间结婚而享受的照发工资的休假制度,是针对有工作单位的劳动者,而上班前属于自由人,领取结婚证后则没有婚假。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二、办理入职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办理入职前的注意事项有以下:
1、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要在网上查询公司是否正规;
2、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详细阅读细则;
3、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明身份证号;
4、注意要有不合法条款时,要拒绝签订协议。
2、进公司前领证的能否享受婚假
法律分析:进公司前领证的不能享受婚假。婚假必须是在入职之后办理结婚登记的才有。如果先领证再入职的,在领证的时候都不是公司的员工,也就无法享受婚假。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法律依据:《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3、入职前已经领证还能休婚假吗
法律分析:按理说应该是不可以的,因为入职前已经是已婚身份,不过每个公司规定不一样,具体还要看新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可以请婚假的可能性很小。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4、入职前领的结婚证还能享受婚假吗
婚假是在领取结婚证书一年内领取。不过入职前领证,对新公司来说你就是已婚的。所以这个假给不给是看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如何。也就是给了是人情,不给是正常的。
5、员工在入职前是已婚,可以申请婚假吗?
如果说员工在入职之前已经结婚了的话,那么员工是不能够在享有婚假了,婚假指的就是员工在职期间结婚所能够享有的假期。如果说员工在入职之前已经结婚了的话,那么就不能够再去申请婚假。
婚假主要是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以及一些单位的要求,如果说有的单位对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在结婚了之后再向公司申请婚假,有的公司可能是比较体恤员工,所以就会同意。但是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是不能够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我们选择欺骗公司的话,也是需要去负责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小编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一下这个情况。如果说有的公司对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话,也是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出现被开除的风险,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用自己结婚来要求申请婚假。
大家可以把自己定的酒席,还有婚纱照以及结婚日期,给领导看一下,特别是像自己酒店订单上面写的日期,这个是需要交给领导来进行观看的。而大家也是需要根据公司的要求,然后来申请一婚假,如果说有出现欺骗的现象,那么这就属于存在虚假婚假,恶意骗婚假的这种现象也是需要负责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编建议,大家最好是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否则到时候闹得也非常的难看。一般我们公司如果是比较正规的话,也是需要去填写一个婚假申请表,在这个婚假假申请表上,我们需要去写出自己一系列的婚礼详情,这样的话,才能够被公司所进行审批。一定要填写清楚,以免后来出现一定的问题,自己也能够说得清楚。
6、入职前领的结婚证还能享受婚假吗?
这个一般是不享受的,结婚证要在入职后领取,企业才会承认,才能享受婚假。
7、入职前领的结婚证,入职后可以休婚假吗
结婚,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很重要的时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婚礼都是会宴请亲朋好友的,所以国家专门规定了婚假。那么,对于领证在入职前是否能休婚假的这个问题,大家是否有所了解呢?一、领证在入职前能休婚假吗不可以请婚假。因为婚假是在工作期间结婚而享受的照发工资的休假制度,是针对有工作单位的劳动者,而上班前属于自由人,领取了结婚证,没有婚假。如果因举办婚礼而请假,不能享受工资照发的待遇。中国的婚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婚假,一种是晚婚假。1、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劳动者婚期间,给予一定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2、晚婚假: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妇,可以在法定三天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天数。根据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含3天法定婚假)。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增加的婚假工资、奖金照发,晚育假期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并且不影响到其他奖金,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等。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二、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980]劳总薪字29号有比较明确的规定,该《通知》仍然适用,所以正常情况下,婚假1-3天,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中曾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这个办法试行以来,有些单位和职工反映,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到外地料理丧事的,由于没有路程假,给职工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经研究,现对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问题,作如下通知: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3、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4、以上规定从本通知下达之月起执行。”——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1980年2月20日[1980]劳总薪字29号)相关提示:(59)中劳薪字第67号指的是《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其中“二、关于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下有如下文字:“为了照顾我国旧有习惯,不论工人职员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不包括在上述第2项事假之内);超过三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天数,不发给工资。”